深化改革焕新活力 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4-11-09来源: 山西省商务厅 作者:佚名
前不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确定11个开发区为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
入选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是高新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目标定位努力的成果。近年来,高新区全力以赴促改革、攻产业、抓项目,聚焦产业发展全链条,强化重点项目再攻坚,关注科技研发快突破,实现产城融合大发展,加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背后,“三化三制”改革、“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作为变革“助推器”,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江春水”。
实施“三化三制” 激发改革“乘数效应”
“三化三制”改革是推动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二次创新创业,近年来,高新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以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对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化”改革涌活力。高新区提升“三化”改革水平,重建专业化组织结构,实施“大部门制+大岗位制”,构建扁平化、高效化管理架构;重塑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行“管委会+公司”管运分离机制,构建“6个集团公司+N个专业公司”国企架构;重构国际化管理团队,引进清华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等一流管理团队。
“三制”改革见真章。高新区落实“三制”改革要求,大力实行岗位聘任制,全面打破人员身份和资历界限,通过重新竞聘等,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实施绩效工资制,构建以实绩为导向的绩效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岗位升降、工资待遇直接挂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2022年以来,高新区“三制”改革主要任务是完善岗位设置及管理、改革绩效薪酬、实施全员竞聘、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完善岗位设置及管理方面,高新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原辖区实行全职能管理,并托管杨家庄乡。“三化三制”改革之初,高新区核定绩效岗位303个,当时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随着职责范围和权限的增加,对现有岗位实行动态调整,并进行岗位合理设置。同时,出台《绩效岗位薪酬管理办法》《干部职工岗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施办法》《辅助岗位管理办法》等。
改革绩效薪酬方面,高新区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的重要性、创新性,明确规定各岗位薪酬构成,建立四档七级绩效工资体系。
实施全员竞聘方面,高新区根据最新的岗位设置情况,开展全员岗位竞聘,235人竞聘至绩效岗位,35人竞聘至专技岗位,7人竞聘至绩效辅助岗位,18人分流,13人落聘,8人解除劳动关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方面,高新区统筹用好年度考核、季度考核、转正考核、实地考察、民意访谈等方式,通过观察干部职工的一贯表现和考核成绩,开展结果应用工作,并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用、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凭工作实绩决定“该用谁”、以工作能力决定“用到哪”、看工作劲头决定“何时用”。同时,细化“下”的举措,对季度排名末位人员采取一次谈话提醒、二次警告、三次轮岗调整、四次退出岗位的方式,对年度考核末位人员采取直接退出岗位的方式,退出一批不符合岗位需求的绩效人员。
在“三化三制”改革的牵引下,高新区引深“岗位聘任+绩效考核”改革,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管理新机制,获评全省“三化三制”绩效管理标准化试点。
强化要素保障 构建投资“虹吸效应”
今年2月,新入驻高新区的山西仁汇医康养有限公司在项目征询及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了包括报建报审流程、大市政等方面的问题。
得知情况后,高新区“全代办”工作领导小组迅速与各相关单位交涉,协调审批、初设、规划、水电气暖等各方面事项,并帮助企业准备相关资料,陪同企业办理落地手续。最终,企业提出的问题全部解决。目前,山西仁汇医康养项目已在高新区奠基。
高新区发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将承诺事项拓展至核准类;优化标准地区域评价“7+N”模式,项目用地实现100%“标准地”;健全领办代办制度,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一专班”全代办服务,一般性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由34天缩减至12天,并创新推出“土地、资金、能耗、配套、环保、人才、科创、服务8个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2023年,高新区投资项目“全过程、全链条、全代办”服务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开发区优化审批服务和“全代办”服务典型案例。
同时,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4批次承接省、市下放的1364项行政权力,并创新推出“证照分离”极简办、“一业一证”集成办、“智慧审批”提速办的“三联办”模式,重点将政务服务从大厅延伸到基层,着力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使企业开办时间实现“当天办、零成本”。今年1-9月,全区市场主体20798户,其中企业8070户,占比38.8%。
此外,高新区持续打造政策支撑体系,构建“1+4+N”的2.0政策体系,切实将政策“洼地”转化为产业“高地”;打造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金融服务中心+融资担保+产业基金”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体系,集聚科技创新类企业600余家,目前,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落户山西智创城7号。
培育产业集群 聚合产业“链式效应”
近年来,高新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所有产业产值的60%,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产业方面,高新区紧抓数智新城建设重大机遇,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全力建设全省领跑、区域领先的“数智新城示范区”,并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全区有数字经济规上企业21家,数字经济示范型企业6家;数字经济成长型企业12家,占全市比重超过80%。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高新区围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招引电池板块化工项目,加快构建新能源电池核心产业。同时,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锚定主攻方向,集聚创新资源,全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日益壮大,规模总量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金隅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企业。
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高新区依托煤机装备制造、泵阀制造、通用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目标,推动煤机装备向智能煤机、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建筑装备、应急装备等方向发展。同时,以打造泵阀专业镇为契机,完善产业配套、充实产品种类、扩大企业产能。目前,全区有规上工业企业38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高新区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七大产业园区+N个邻里中心”的片区,打造园区平台4800亩,建设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投运,智能装备、智慧物流产业园大力推进。聚焦住房、交通问题,高新区加速推进“一村两区”改造,随着一批安置房的顺利交付、老旧小区改造的完成、新商品住宅的建成开售,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安居格局,并同步建成“七纵五横”路网体系,切实让群众住无忧、行便捷。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为目标,立足我市唯一非煤产业样本区的定位,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场景创新带动新兴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区。
原文链接:http://swt.shanxi.gov.cn/zxzx/yqjs/202411/t20241107_96869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互助 :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4.28亿元2024-12-27
- 我区召开2024年第二次外资企业圆桌会议2024-12-27
- 青海省商务厅关于青海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关情况的公告2024-12-27
- 苗圃变森林!以大开放牵住“牛鼻子”,种好“改革田”!2024-12-27
- 燃情丝路、浪漫广西,新年新物新气象,这个年我们这样跨2024-12-27
- 省商务厅召开第二期商务双周圆桌会议2024-12-27